(单选题)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,早期的规范观是“匡正”,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,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,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。此后,“匡正观”逐渐发展为“追认观”,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,不轻言“不规范”;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,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、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。如今,“动态”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,这要求我们在“规范”和“规则”、“硬规范”和“软规范”、“显性规范”和“隐性规范”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、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。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:
A.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
B.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
C.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
D.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
解析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先介绍早期的规范观是“匡正”,接着介绍“匡正”观逐渐发展为“追认”观,后来又介绍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。文段为并列结构,分别介绍了早期、中期、当下的语言文字规范观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A项“语言文字”、C项“语言规范工作”和D项“语言现象”均与文段“语言文字规范观”这一话题不一致,故排除。B项“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”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全面概括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QW安徽国考03
推荐资料:2026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
王慧-国考|省考-时政汇编
本文链接:https:///2026/1007/2728721.html
——相关阅读——
2026国考公告预约 职位查询系统
2026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
历年国考分数线及职位查询 模考大赛
2026国考图书 备考资料 笔试试题
2026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网校课程
20264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微信群
以上是每日一练: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(190)的全部内容,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:安徽人事考试网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。